虽说都把“熬夜伤肝”挂在嘴边,也常在新闻或电视剧中看见“肝癌”的身形,但很少有人意识到——中国,是名副其实的“肝癌大国”。
全球每年新发病例约50%以上发生在中国。中国是肝病大国,乙肝,丙肝,脂肪干,肝硬化等疾病都是常见的肝病,在这些疾病里,最不能被忽视的疾病就是肝硬化和肝癌,这两种疾病被称为肝病的终末阶段。数据显示,我国肝硬化患者高达700万人,每年新增的肝癌患者高达46万人。2022年全国癌症报告显示,原发性肝癌已成为我国第4位常见恶性肿瘤,以及第2位肿瘤致死病因。
由于肿瘤生成早期症状不明显,且发展速度极快,80%的肝癌患者在首次就诊时就已直接跨入中晚期阶段,错失手术机会。一个残酷的事实是,中国肝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只有12.1%。
肝硬化是绝症吗
肝硬化是临床常见的慢性进行性肝病,由一种或多种病因长期或反复作用形成的弥漫性肝损害。病理组织学上有广泛的肝细胞坏死、残存肝细胞结节性再生,结缔组织增生与纤维隔形成,导致肝小叶结构破坏和假小叶形成,肝脏逐渐变形,变硬而发展为肝硬化。肝硬化是由慢性肝炎引起的,最终会导致黄疸、腹水和脑病的表现,并增加肝细胞癌的风险。
目前的治疗方式对肝硬化疗效欠佳,干细胞则被认为是肝硬化患者潜在的辅助治疗方式之一,主要以脐带间充质干细胞、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脂肪间充质干细胞、诱导性多能干细胞、造血干细胞以及胚胎干细胞为主,而移植效果最为成熟的则是间充质干细胞。
在肝组织再生中的应用中,间充质干细胞及诱导多能干细胞等这些肝外来源的干细胞不仅可为受损肝脏提供营养支持,它们还在疾病环境下诱导内源性细胞增殖和存活。
案例一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研究团队,对过去10年内的13项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肝硬化、慢性肝衰竭急性发作(ACLF)的临床研究进行了荟萃分析,临床研究综合评估涉及854名患者。这些研究主要关注了MSC治疗对肝功能的影响,同时评估了骨髓和脐带来源的MSC对逆转肝硬化或拯救急慢性肝衰竭患者的效果。
研究结果显示,MSC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肝功能参数,如MELD评分、TB水平和ALB水平。与常规治疗相比,这意味着MSC治疗可以有效地恢复肝脏的正常功能,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此外,MSC治疗还能显著提高肝硬化和ACLF患者的生存率。这一发现对于那些无法接受肝移植或其他传统治疗的患者来说,无疑带来了新的希望。更进一步的亚组分析显示,相比肝硬化患者,ACLF患者在多数时间点上从MSC治疗中受益更多。本研究表明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可能为ACLF的治疗提供另一种潜在的选择。值得注意的是,这些研究中并没有报告MSC治疗引发的任何严重副作用或不良事件。这进一步证实了MSC治疗的安全性,使其成为一个可靠的治疗选择。
其中,治疗组每间隔4周移植一次间充质干细胞,共3次,同时两组都接受常规治疗,随访结果显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肝硬化是安全且耐受的,有效改善了代偿性肝硬化患者生存率。
随访75个月后
1.安全性
从长期安全性上看,脐带干细胞治疗组没有发现明显的副作用和治疗相关并发症,没有比常规治疗更高的风险。
2.有效性
肝功能改善:研究发现,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可以减轻肝素的氨基转移,明显改善肝脏功能,如血清白蛋白,凝血酶原活性,胆碱酯酶和总胆红素水平。
生存率改善:通过Landmark分析,在13个月至75个月的随访期间,脐带干细胞治疗组的总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干细胞治疗肝硬化可以刺激肝细胞增殖、修复受损肝组织、减少组织胶原沉积、抑制肝纤维化、减少并发症从而提高生存时间,有望造福更多患者。
文章来源:国际干细胞